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不死戰神 第1頁

作者︰于佳

期望與失望

期望和失望,我在讀高中的時候常常被老師說成是那種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學生。我想不止是我,很多人恐怕都有過這種經歷或感受。

對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抱有太大的期望值,得到的反而是濃重的失望。當然人不可能無欲無求,只要是人,在某方面就一定有所求。這是人的本性,也是存在于世間的原因之一。有的時候這種期望甚至是基本又渺小的,卻很難實現。于是,痛苦因此而生,情感因它而發,故事從這里開始。

我的朋友戴戴前幾天突然問我還記不記得以前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我說忘了,她告訴我︰「你曾經說,一個自大的人一定有他很自卑的地方,我現在覺得你說得非常對。」

說這話是三年前,那時我正讀高三,成天為了考大學腦子都快「烤」壞了,能說出這麼古怪的話,就能看出我那時有多麼的神志不清。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這句話不完全正確,但也有它的道理。一個人自大是覺得身上有某種東西可以用來顯擺,之所以要拿出來炫,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有其他地方不如人,他想遮掩,他想逃避,他想擺月兌那份自卑,所以變成了自大。他對自己有期望值,到最後失望值也相對較高——完了!我又把心理學的東西搬出來了。

不過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在某一方面得不到滿足,他對另一方面的東西就更為看重,相對的,他所承受的壓力也很大。怕失敗,就越容易失敗。越想抓住,就越容易失去。

就讓我們來看一個「抓住」與「失去」的故事吧!

楔子

冥界,六界之中非同尋常的界域。

這一年,日神與魔女所生之子蒼不語憑著他半神半魔的法力擊敗了月神,日神為挽救蒼不語所愛的小石頭精而灰飛煙滅,星神更是為了尋找自己的愛去了冥界。

同樣是這一年,神界和魔界陸續發起了大規模的交戰,遭毀滅的神或魔不可勝數。自此,神、魔不能相共,六界血花四濺,冥界卻因此而壯大起來。

還是這一年,冥界的儲君幽靈王愛上了撿破爛這一行當。

說撿破爛不是很準確啦!誰讓冥界堂堂的儲君按照人類的年齡計算,頂多只是個七八歲的小表頭呢?找不到可以打發時間的有趣玩意,他不就只能撿起破爛了嘛!

好在冥界的破爛真的很多!這一天幽靈王——他老爹、老媽,以及他未出世的老婆的爹娘,也就是他未來的老丈人蒼不語和丈母娘逐光都管他叫「幽靈小表」,基本上他是將這個四個字組成的名字當成了一種昵稱,他非常習慣這種自我安慰的方式。

趁著老爹去沙漠找他的老朋友下棋,老媽回凡界什麼什麼商廈購物,幽靈小表偷偷竄去了冥界的武器庫撿破爛。才剛打開兵器庫的大門,幽靈小表的黑眼楮珠子就掉了出來。

哇 !怎麼有這麼多破爛可以撿啊?想想老爹平素用的是法術又不是兵器,留這麼多破銅爛鐵做什麼?

雖然他年紀不大,但是功課做得不差。遺傳自老爹、老媽的優良基因加上後天的勤勉,對這里所收藏的兵器他大多有些了解。像這邊擺放的是上古五大神器,什麼軒轅劍、伏羲琴、神農鼎、崆峒印、昆侖鏡,還有女媧石。至于這些本屬于神界的東西怎麼會出現在冥界,這就無法知曉了,據幽靈小表估計,大概是老爹去神界撿破爛給順便撿回來的——他當他爹跟他一個德性呢!

再往後面看去,還有凡界各個時期的名劍。

左邊那把顓頊用的「騰空」,傳說此劍可飛赴,簡單說來就是在匣中常如龍吟虎嘯。

幽靈小表望著它搖了搖頭,天天把它帶出去挖果子吃,他還沒抽出劍,它已經飛出去了,那還怎麼準確打擊目標啊?不行不行,換一把看看。

再往後看有干將、莫邪雙劍,這兩把劍太多小表知道,沒什麼可炫耀的,又被幽靈小表排除在外。

一路走來,幽靈小表的視線最終停在一把刀上,刀身黑如重鐵,隱隱地發出一圈青光。他不是刀劍行家,不知道它到底好是不好。不過握在手中挺有分量,看上去也很鋒利,帶在身上似乎挺有派頭的。幽靈小表決定撿了這把「破爛」,去凡界挖果子吃。

扛著大刀,小表頭輕施法術,再睜開眼楮,他已經來到了人間一方天地。上次從地里挖出的紅紅的果子很好吃,不知道這里有沒有。他將刀隨意地插在地里,卷起袖子像只蛤蟆一樣趴在地上尋找,就差沒有叫呱呱了。

找啊找,找啊找,找出了小表頭的興致,他還唱起了歌︰「找啊找,找啊找,找到我的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見!」

好像是老媽教的兒歌,夠爛的。小表頭從田邊找到了河塘中,愣是沒找到任何紅紅的果子,去別處看看吧!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走之前他沒忘把隨身帶來的采集工具收回身邊,抬起頭,他四下張望著——咦?奇怪了,那把破銅爛鐵怎麼不見了,難道是給誰當破爛一般撿了去?誰的眼光跟他一般好,專門撿這種破爛啊?又笨又重,還沒什麼看頭。

他的評價是否正確不可知,此時的冥界,冥王正為丟失了一把名刀而大為光火。

那把刀的名字叫「萬魂」!

第一章

這是一塊廣博的大地,百年前在這片土地上屹立著各方小柄,它們分而居,分而治。雖有時征戰,大多時候都是相安無事的。

然而近二十年間,一支突起的隊伍在一個男人的帶領下橫掃諸多小柄,逐漸呈現出統一之勢。他們所到之處殺戮無數、白骨成山,惟一的目標就是讓被征服的國家臣服在他們的鐵騎、刀光之下。

他們戰無不勝,他們所向披靡,他們的首領——那個被稱做「戰神」的男人,他手下的軍隊被稱做戰神之軍。他們沒有國家,沒有民族,有的只是不斷征服的野心和不斷擴大的統治領地。

他們是這片大地上的血光之災,被稱做「戰神」的男人成了制造血光的元凶。被征服的人們唾棄他,恨他,要將他碎尸萬段。戰神之軍卻信任他,崇拜他,因為有他,就有戰爭的勝利,他成了戰爭中的神之所在。

相對于外界的紛擾,這片大地上有一個名為樂土的地方成了真正的樂土。傳說,他們的祠堂中供奉著神界主管戰爭的真神之身,所以他們一向免于戰爭的騷擾過著平靜而祥和的生活。出于這種有利形勢下,那些害怕戰爭或者不想死在戰神之軍鐵騎之下的他國百姓紛紛逃到了這里,樂土的人口正在不斷膨脹。

然而,這樣的逃避也將要結束。隨著戰神之軍的鐵騎不斷踏進樂土周邊的一些小柄,樂土也開始面臨戰爭的陰霾。于是,樂土的族長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帶著樂土全部的百姓來到了祠堂中,對著戰爭真神的石像祈福。

這方石像有兩人多高,戰爭真神橫眉怒目,身穿鎧甲,手拿一把黑鐵大刀,一副吞並四方,惟我獨尊的樣子,看著它,祈福中的小孩不自覺地躲到了娘親的懷抱。

完成祈福的基本儀式,族長拿出了事先寫好的祈福辭向著戰爭真神的石像念了起來︰「樂土第六十七代族長——閩帶領全樂土百姓萬余名向戰爭真神祈告︰北方有蠻士領兵數十萬破壞這片大地上的祥和,他們所到之處野蠻征服,殺戮無數,以至生靈涂炭、民不聊生。此蠻士竟號稱‘戰神’,所領大軍謂之‘戰神之軍’,侮辱真神名諱,其罪當誅。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