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思念里的流浪狗 第17頁

作者︰張小嫻

是的,她說的全對。每個女人都希望舊情人後悔。每個女人都幻想與舊情人重遇的一刻,舊情人對她刮目相看,重新燃起欲念,然後她高傲地拒絕他。

為了舊情人,我們必須保持最好的狀態。我們絕對不能讓自己變丑和變胖。即使變老了,也不能變得比他老。你未必有機會踫到他兩次。第一次沒作好準備,也許就會一輩于飲恨。我們要努力使自己漂亮,讓他飲恨。跟自己廝守

以前的婚姻比較長久。沒有那麼多人離婚,會不會是因為以前的人壽命比較短?

所謂一世夫妻,也許只是三十年到四十年的夫妻。一生一世的期限,很快就到了。即使對伴侶不滿意,也會忍耐一下,三十年,一下子就過去了。到了五十歲,縱使對這段婚姻有諸多不滿,想到自己已經差不多油盡燈枯,也會忍下去。

今天醫學發達,一個人活到八、九十歲也不出奇。所謂一世夫妻,不再是三、四十年,而是五、六十年。是五、六十年呢,怎甘心忍受下去?人到了五十歲,還是年輕得很。五十歲的男人和女人還可以去尋找愛情,他們還有三、四十年的人生。既然如此,不如了結一段不如意的婚姻,重頭來過。

我們的上一代,到了五十歲,怎會想到還可以重頭來過?

我們這一代,畢竟比較幸福。然而,我們也有我們的悲哀。以前所謂長相廝守,頂多是三、四十年,如今的長相廝守,說的是五、六十年。一個承諾要守五、六十年,愛一個人要愛五、六十年,誰敢保證自己做得到?

今天的長相廝守,只是盡力而為而已。

最安全和最合時宜的方式,還是跟自己廝守。萬物有時,愛情也有時

萬物有時。四季遷移,日月盈虧,也有一個時序。鳥獸蟲魚,都有感應時間的功能。花開花落,也有自己的時鐘。古埃及人發現每當天狼星在夏夜的星空中出現就是尼羅河泛濫的先兆。大戟樹冒出新芽時,烏干達的巴尼楊科勒人就知道連綿大雨即將來臨。住在委內瑞拉奧利諾科河沿岸的印第安人,听到吼猴在午夜或破曉時份尖叫、某些樹上忽然繁花似錦,就知道雨季將會來臨。

人類也能憑著生理節律感應時間的長短。老人家知道明天會下雨,因為他們的風濕開始發作了。古代的哲人能預知自己大限將至。至于他們是怎麼知道的,那就天曉得。

萬物有時,懷抱有時,愛情也是有時序的。

起承轉合,從零到零,也是一個時序。聰明人能夠感應到他們的愛情還有多長,笨人卻懵然不知。如果要走到分手的那一步,事前必定有許多徵兆,正如尼羅河泛濫前,天狼星會在天邊出現。

愛情有生、老、病、死。愛情老了,生病了,治不好,愛情就會死。愛情要死,是時限到了,我們何必要戀戀不肯放手?萬物有時序,你不可能一無所知,你只是希望把大限再延遲一點。延遲一點,還是要完的。花開花落,萬物有時,你為什麼不肯接受這是自然的定律?我們曾經相似嗎?

熱戀的時候,我們努力找出彼此相同的地方。

我們的血型是一樣的。我們兩個人名字的筆劃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在秋天出生的。我們都喜歡吃海鮮。我們都愛看《小王子》。我們兩個人的頭發都很硬。我們指甲的形狀是一樣的。我們的笑聲很相似。我們都討厭骯髒。

原來我們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真是天作之合。

然而,在別人眼里,這些所謂相同的地方根本不算特別。O型血的人有很多。很多人在秋天出生,因為父母通常都在冬天播種。香港很多人都愛吃海鮮。《小王子》在全球有數以千萬計的讀者。

別人怎樣看,管他呢!我愛你,因為我們有太多相同的地方。

可是,某一天,當我們不再相愛,我們會努力去找出大家不相同的地方。

我喜歡喝咖啡,你喜歡喝酒。我喜歡散步,你討厭運動。我喜歡听古典音樂,你愛听流行曲。我喜歡吃肉,你喜歡吃菜。我喜歡購物,你討厭逛公司。我不相信婚姻,你渴望結婚。我喜歡冒險,你渴望安定的生活。我們追尋的東西愈來愈不一樣。原來,我們並不相似。為什麼我們曾經覺得彼此如此相像?已經走到燈火闌珊處

愛情開始的時候,總是讓人很雀躍,你以為是大野洋子找到約翰連儂,或者是湯告魯斯找到妮歌潔文,你們是天作之合,將會廝守終生,你懷著盼望和熱情去愛,然而,走了一段路之後,你開始懷疑,你是大野洋子,但他是約翰連依嗎?

你發現你對他的愛沒有當初那麼狂熱,你對他也沒有當初那麼好奇,你和他的化學作用也好像沒有當初那麼厲害。他的吸引力似乎就只有這麼多,他說的話,你不再盲目地相信,他的一切一切,不再那麼完美。

可是,你舍不得在這個時候不要他,你和他又攜手走了一大段路。只是,愈走下去,你愈發覺有問題,原來他不是一百分的,他只值七十分。原來他有很多缺點是你受不了的。原來,他並沒有愛你愛到願意為你付出一切。原來,你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很不同的……

這個時候怎麼辦?

你們有了感情,卻沒有了愛情。

要不要和他一起走下去?你願意這樣過一輩子嗎?

你們的愛情不經不覺已走到燈火闌珊處,燈光疏落,有點黯淡了。不辭而別的年代

女孩來信說,她男朋友突然不辭而別。他搬了家,更改了手提電話號碼,更辭了職。她很生氣,覺得他太不負責任了。他不愛她的話,應該跟她說清楚,而不是一聲不響地失蹤。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把感情說清楚的勇氣的。我們活在這個年代,是一個不辭而別的年代。現在很多年輕人上班兩三天之後就不辭而別。他不辭職,也不交代。會打一通電話回來說自己不再上班的,已經很有責任感。

大家都習慣了不交代。他們怎樣對待工作,也怎樣對待感情。我不愛你了,我覺得你很煩,于是我一走了之。這就是分手,不必兩個人坐下來談判。

一、兩個月的感情,固然不需要交代,即使是一、兩年的感情,也毋須交代。假使有一天你下班之後回到家里,發現跟你同住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搬走了,不必覺得驚訝,也不必去找他。假使有一天,你們約好在某個地方見面,你等了大半天還等不到他,那麼?你也不必再找他。這個時代的分手已經不用說︰「我想跟你分手。」、「我不再愛你了。」、「對不起,我不能令你快樂。」、「你會找到一個比我對你好的人。」、「我對你已經沒有感覺。」……以上這些全是廢話。我不愛你,根本就不會再見你。為你唱一支驪歌

董橋先生在《英華沉浮錄》第二卷《香港中文不是葡萄酒》里提到,他小學畢業時唱的一首驪歌是弘一法師填詞的︰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他說,數十年後讀到這些句子還是想哭。

我好喜歡這首驪歌,但我沒唱過。我四處向朋友打听,竟然沒人唱過這首歌。原來,大家唱的驪歌是不同的。大部分人唱的是《友誼萬歲》,有的唱英文,有的唱中文。最令我驚訝的是有人唱《友誼之光》。《友誼之光》不是電影《監獄風雲》的主題曲嗎?竟然變成了中學畢業生的驪歌。在台灣念書的朋友說,他那時候唱的是徐志摩的《偶然》。年輕一點的朋友唱的是流行曲。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