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掌勺小秀女 第4頁

作者︰陽光晴子

傅言欽沉默一會兒才出聲,「母後一定不曾忘記七年前的事吧。」

秦太後一愣,詫異的看著他,「母後如何能忘?每每想起便是余悸猶存,幸好當時右相尋到了皇帝。」也是因這件事,孟家要多一位閨女入宮,她也點頭。

當年幼帝外出失蹤,茲事體大,知情的只有她這母後、攝政王及幾位要臣,宮內外都封鎖消息,直至幾日後尋回皇上,也是私下獎勵右相府。

當年失蹤的前因後果,因事涉攝政王,當時傅言欽又不夠強大,只能含糊交代,說是一離宮就遭人追殺,為求生不得不將身上華服與一乞兒交換,後來在大街上,看到右相府徽記的馬車,才攔車現身,輾轉回到宮中。

「其實當年的真相,兒臣隱瞞了部分。」

傅言欽將真實情況描述,增加的就是孟樂雅的那一段,但他仍隱瞞一句關鍵的娶妻之諾,向母後解釋當初隱瞞的緣由。

「當時皇叔攬政,右相亦是權臣,由他找回兒臣,皇叔再憤怒,也不敢動他絲毫,但孟三只是個小姑娘,還是庶出,那時皇叔的手下查到我與乞兒換裝一事後,京城內外不知死了多少無辜乞兒,亂葬崗全是染血尸身,若讓皇叔知道是她一個小姑娘把我弄干淨,帶我上了相府馬車,逃離那些殺手的眼楮,母後認為以他的冷血殘暴會饒了她?」

不會!連至親都會設陷殘殺之人,又怎會在乎一個小姑娘的性命!更甭提是因為這個小姑娘的善心壞了他的大局,擋了他的帝王路,虐殺都會!

室內陷入一陣靜默,秦太後的腦海浮現孟樂雅彈琴時的模樣,此時再想到她,覺得差強人意的琴藝也變得可愛,那相貌極佳的少女竟然是皇帝的救命恩人。

「那三塊甜糕充了饑也暖了兒臣的心,自此,兒臣才愛上點心,多次曾想過要御膳房或姚光去宮外找些相似的糕點,但怎麼吃都沒有她做的好吃。」傅言欽直視著秦太後,「兒臣向母後坦白,她的那一道點心,兒臣的確饞了七年多。」

秦太後想想這些事,頓時明白,「所以,當選秀名單送上來時,沒有她,皇帝才動了念?」

他微微一笑,「是,兒臣是想再吃她做的點心,然而,進宮為秀女並不一定得成為兒臣的枕邊人,只是讓她有入宮的機會,也許成為女官,也是給她一個恩典,算是報答她當年的恩情。」

秦太後明白的點點頭,心里也松了口氣,「只是,哀家有疑惑,既然心心念念她的點心多年,為何她進宮一個多月,也沒差她做點心送給皇帝吃?」

他搖搖頭,「她已因母後成為特例,若是兒臣再公然讓她做點心給朕吃,母後認為孟三姑娘在宮中的日子還能像現在這樣自由嗎?不說別人,就連佳音表妹也只能暗地里托人送吃食給朕不是?」沒說的是,暗地里,他可偷偷品嘗不少點心了。

秦太後擰眉,也是,秦佳音對後位勢在必得,生得明艷,看似識禮卻個性驕縱,若知道孟三姑娘入了皇帝的眼,私下肯定會找她碴,甚至聯合其他秀女孤立。

秦家雖是她的娘家,但近年來,秦家結黨營私,野心漸大,她看在眼里已生反感,並不樂見未來的皇後出自娘家。

見她沉默,傅言欽又道︰「母後,兒臣讓孟三姑娘進宮,是知道她對點心的執著與熱愛,宮里收藏不少點心書籍,兒臣特意讓人抄寫幾本放在廚房,讓她自由取閱,她最近也搗鼓著那些秘方,做得很快樂。」

這些都是姚光跟他說的,若是可能,他也想親眼去看看,想到這里,他嘴角揚起一道笑意,「兒臣希望她在宮里的日子快樂便好,過多的關注只會害了她,畢竟,同是右相所出的兩個姊姊,與她並無太多姊妹親情。」關于孟樂雅的事,他前後派人探查不少,知她甚深。

秦太後目光幽深的看著皇帝,她沒想到一向對女子寡情的兒子竟然對孟樂雅了解甚多,還設想那麼多,她突然有些不安,皇帝不近,自然也不曾在情愛中開竅,這些舉動在她看來,已非惦記幾塊糕點之事,畢竟,當年遭難的幼帝已是十二歲的少年。

不過,小姑娘剛剛在才藝表演時,並沒有在她面前掙得好印象的做法,似乎對皇上也無那方面的心思,但皇帝若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想將她封後,自己雖然沒立場反對,但孟三庶女的身分擺在那里……

罷了,先看看小姑娘的心性與態度,也許自己根本是庸人自擾。

第二章  隱藏鋒芒不出頭(2)

秦太後再與皇帝說了幾句話便離開了,一出殿外,見秦佳音竟還候在亭台,不禁有點頭疼,還是身旁的華嬤嬤懂得察言觀色,看著另一名管事宮女,「你去跟秦姑娘說,這一日看表演下來,太後乏了,有空再召她見面說話。」

宮女快步過去,但秦佳音根本不听宮女說什麼話,她傲嬌的直接越過宮女來到太後面前一福,眼神發亮的看著太後,「皇姑母,皇帝哥哥可有說我什麼嗎?」

「說你有心,佳音,哀家有些累,你也回去休息吧。」

「呃,是。」秦佳音有些不願,但也不敢讓秦太後生氣,屈膝一禮,目送秦太後一行人離開。

秦太後想到皇帝對秦佳音及孟樂雅的不同態度,搖搖頭,算了,不去想了。

雖然想得開,但年紀有了,這些日子秦太後每每憶及皇帝的那些話,說到孟樂雅時,雙眸點點如星光的璀亮眼神,她便莫名煩躁,連帶的,連胃口都被影響了。

傅言欽知道了,還前往寧和宮關心。

秦太後僅說,「不過是天氣轉熱而已,皇帝日理萬機,朝堂事重,快去忙吧。」

傅言欽眼底有抹愧疚劃過,再三吩咐宮人們好好伺候,才離去。

這一日天未亮,孟樂雅熟門熟路的來到小廚房,先跟一屋子的熟面孔打招呼後,注意到最常跟她說話的鄧嬤嬤沒來,不禁問了另一個與她交好的葉嬤嬤。

「肯定是睡晚了,不用擔心。」

孟樂雅放了心,開始要動手做點心時,就看到鄧嬤嬤快步跑進來,向她笑了笑,跟廚房里的人邊調侃邊忙活,好不容易有時間小歇,鄧嬤嬤才端了杯茶走向孟樂雅獨處的灶台,喝口茶,看著她欲言又止。

「怎麼了?嬤嬤。」孟樂雅一邊問一邊將手里的面團剝成一小塊,再以 面棍推平。

鄧嬤嬤想了想,還是開口,「近來天氣漸漸炎熱,太後一日日益發沒胃口,御膳房那幫子人腸枯思竭的變花樣兒,太後仍沒嘗上幾口就不用了。」她嘆了一聲,「華嬤嬤跟我一向交好,這兩日看她愁眉不展我也擔心,晚上就睡不好,今日差點爬不起來了。」

「太醫怎麼說?」

「太醫想開一帖開胃散,但太後拒絕了,說她年紀大,身體狀況多,每天喝湯湯水水的補湯已經夠多,吃少就吃少,也不在意,但華嬤嬤是奴才,主子萬一有什麼狀況,就是奴才沒盡責、沒伺候好主子,屆時,皇上怪罪下來,被懲治的還是奴才啊。」

賞花宴上,孟樂雅表現笨拙引來閑言閑語,就是華嬤嬤替她解的圍,這個人情她也是該還的,不過,看到鄧嬤嬤期待的神情,她心里有底,鄧嬤嬤應是特別來說給她听的,她嫣然一笑,「我有幾個消暑開胃的點心食譜,回頭我寫著送來,請鄧嬤嬤送去給華嬤嬤,若是華嬤嬤不嫌棄,可送至御膳房試試。」

皇上及秦太後的吃食都是御膳房一手包辦,她可不敢搶人飯碗。

「唉呀,姑娘該說是聰明還是笨?自己挽袖子親手做,萬一入了太後眼,往皇上那兒說上一說,指不定就是未來後宮的娘娘了。」鄧嬤嬤這麼一說,又泄了另一個底,「太後胃口欠佳一事,其實是不能對外說的,就擔心秀女們想盡辦法的弄了些吃食送到太後那里,或是秀女身後的家族尋各種名義巴結,太後喜靜,不耐煩應付那些人啊。」

「那嬤嬤還跟我說。」孟樂雅莞爾一笑,完成 面的動作,在一旁淨手,拿干布擦拭。

「姑娘不一樣啊,你本來就是太後施了恩典才進宮,你做點心給太後吃,順理成章。」鄧嬤嬤理直氣壯的拍拍她的手,笑得眼兒彎彎,「後宮的女人啊,得寵與不得寵,猶如天與地,咱們皇上不好,你若入了太後的眼,又有一手好手藝,性善人美,皇上又孝順,姑娘肯定受疼寵的。」

原來……她還想著嬤嬤為何要特地傳這訊息?但她不想被疼寵啊,遲疑一下還是說了,「嬤嬤,我老實說了,我真不想出風頭,所以食譜交給華嬤嬤後還得請她替我隱瞞,樂雅萬分感謝。」說完,她還煞有其事的行個禮。

鄧嬤嬤見她一臉認真,仍不死心,又殷勤勸了好一會兒,說了好些話,最後也只能無奈的點頭應下。

一過午後,算準秦太後應該在午憩,鄧嬤嬤就拿了孟樂雅給她的食譜送去給華嬤嬤,也將她低調的請求說了。

宮殿外的長廊上,華嬤嬤低頭看著那幾張食譜,一手簪花小楷堪稱雅致,以食譜上的食材及做法看來,這些點心嘗起來應是酸酸甜甜的口味,想到方才午膳太後也吃得少,華嬤嬤隨即喚了另一名宮女,讓她將食譜送去御膳房。

「孟三姑娘的字寫得真好,我說她琴棋書畫肯定也好,她卻說不是,老太婆覺得她的手藝如此突出,若是當年沒有失憶,肯定能成為京城第一才女。」鄧嬤嬤頓了頓,告訴華嬤嬤,「你知道我將這句跟她說,她竟然回答我,也許就是因為失憶,她的點心手藝才能如此厲害,畢竟能專心的做一件事,不要說能做到最好,但肯定是不差的,你說這是不是就是一種智慧啊?」

華嬤嬤明白她在替孟樂雅說好話,微笑道︰「的確是一種智慧,也說明她是衡量過,才要隱瞞那事兒,你就不必替她擔心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造化,何況,太後是什麼人?宮里的大小事,能瞞過她眼皮下的少之又少。」

也是,鄧嬤嬤發覺自己想太多,又說了些討好的話,便離開了。

午憩後,秦太後起身,左相府的秦太夫人與右相府的大夫人好巧不巧的同時進宮來,兩方都是送來開胃的吃食及補品。

兩人向秦太後恭敬的行禮,「臣婦拜見太後,太後萬福。」

「不必多禮,來人,看座賜茶。」秦太後看兩人坐下,宮女端上茶盞後才開口,「哀家身子並無大礙,勞你們費心了。」

華嬤嬤在一旁伺候,見秦太後雖神態溫和,但從一些細微處還是可以看出秦太後並不高興,也是,有些消息明明嚴令不得外傳,有人的消息就特別靈通。

秦太夫人與右相府的大夫人魏氏都是人精,看出太後興致不高,魏氏沒有多待,說了幾句關切之語,便先離開。

倒是秦太夫人,雖說太後也得喊她一聲「母親」,但因是繼室,非秦太後生母,感情總隔了一層,太後倒是與同母所出的兄長秦凱情分重些。

秦太夫人年紀雖大,卻保養得極好,「佳音給了家里消息,說極受你這皇姑姑的疼愛,她很開心,這樣很好,咱們秦家的榮華能不能延續下去,就是你們……」

老人家叨叨絮絮的說了好一會兒,仍沒听到秦太後松口給個肯定的答案,最後不得不心不甘情不願的行禮離去。

「唉,都是心大、不安分的。」秦太後嘆了一聲,感慨的搖頭,尤其是自家人最讓她心寒,只會時不時拿家族榮華來對她施壓。

華嬤嬤安撫幾句,看了桌上早已冷掉的茶點,示意宮人撤下後,吩咐再送新的茶點上來。

「太後,待會兒吃點東西吧,您午膳吃得少,也該餓了。」她溫聲道。

秦太後意興闌珊的搖搖頭,大大小小那麼多煩心事,她哪有心情吃?

此時一名宮女提了食盒進來,向秦太後恭敬行禮,隨即將食盒放上桌,端出里面的兩盤小點心再退到一旁。

「這是什麼?」秦太後好奇的看著盤上的新茶點,一款外型猶如盛開的玫瑰,一款則是兩層式點心,上面一層為透明果凍,下一層是糕點,玫瑰花瓣可以一瓣一瓣拆著吃,兩樣就外觀看來都很新奇。

華嬤嬤伺候著太後嘗鮮,一邊告知內容物及做法,這自然都是孟樂雅食譜上所寫的。

秦太後一入口,眼楮一亮,口味酸甜清新,她接過華嬤嬤手上的溫茶,喝了一口,再嘗另一樣糕點,竟意外的松軟好吃,還帶了點淡淡梅子酸。

華嬤嬤見秦太後眼角帶笑,還有種意猶未盡的神態,明白她是滿意的。

秦太後何止滿意,兩樣茶點吃下去不久,竟然有了想吃東西的,她好奇的問︰「這麼新奇的點心不像是御膳房的手藝,是哪方人士提供的?」

華嬤嬤看著在兩旁站立伺候的宮人,示意她們都退下去,才笑著回答,「奴婢就知道瞞不過太後。」她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娓娓道來。

「那丫頭不願出風頭,還要你們代為隱瞞我這老婆子?」秦太後頓了頓,想到上回的才藝表演,這孩子難道真沒有當後妃的野心?

盛夏時節日日艷陽高照,將皇宮殿宇照亮得讓人睜不開眼,隨意走動皆是汗流浹背。

換穿夏裝粉白裙服的秀女們日子仍一日復一日,過得極為規律,而所有課程中,最讓她們覺得煎熬的,就屬巫嬤嬤的課,這位年約五旬的教習嬤嬤通身派頭十足,相貌嚴肅,行事古板嚴謹,頭發總是梳得一絲不苟。

秀女們大多出身名門,多是天之驕女,但對上她也只能一臉謙恭,盡管有人避之唯恐不及,但也有人私底下有巴結之心,如秦佳音知道她特別寶貝一只聲帶受傷,不會叫的黑毛小女乃貓,還特別差人準備貓食,奈何巫嬤嬤拒收,油鹽不進。

此時大堂內,巫嬤嬤正教授秀女們儀態,她一把竹尺在手,看著個個站得筆直的秀女,調整她們的站姿及走路的姿態,堂外時不時響起夏蟬唧唧的大合唱。

「走時左右腿的幅度要小。」

「雙手交握月復部,再上去一點。」

「半屈膝,雙手扶在左膝。」

「抬頭挺胸,動作不慌,優雅,不行,再來。」

孟樂雅、殷如秀與其他秀女一樣,姿態稍有不對,老嬤嬤便拿竹尺在錯誤的地方輕拍兩下,若有人稍微松懈,也有一樣的待遇。

好在孟樂雅愛下廚,站立時間多,殷如秀長期練武,體力非一般,兩人被糾正的機會少。

但其他公侯府邸的姑娘們都嬌滴滴的,能坐就不站,能有轎子就不走路,個個是苦不堪言,腿腳發酸脹痛不說,更甭提這炎炎夏日,就算大堂里準備不少冰盆,但夏風拂來,熱呼呼的,秀女們香汗淋灕,頭發微濕,額上冒汗,有時一個行禮動作就得維持兩刻鐘,根本折騰人。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