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王妃太狡猾 第1頁

作者︰律風

楔子

「皇上,這是大臣們今日呈上的畫軸,請皇上過目。」

御書房內,面容清秀的小太監,見皇上已經處理好正事,忙不迭捧起眾大人再三囑托務必讓皇上過目的畫軸,畢恭畢敬地站在一側。

朝遠國的新帝東方臨遠,性情陰沉冷郁,以狠絕凌厲的強硬手段,在眾皇子的皇位之爭中月兌穎而出,同時也讓老皇帝自動讓位于他,當太上皇去。

但東方臨遠登基三個月以來,所有新臣老相大官小吏,不懼他的冷臉陰眼,大大方方地管起他的「家務事」──新皇即位,後宮空虛,要多納嬪妃早立後。

因此,五品以上的官員爭先恐後的把自家適齡千金獻上,沒有女兒的官員也鞠躬盡瘁的在全國各地張羅美人,更有大膽的人猜測新皇癖好特殊,各式各樣的美少年也都物色好了。

只可惜,後宮是否空虛,向來不是東方臨遠關心的問題。

得不到最想要的那個人,他不想將就其他人,于是,一幅幅美人畫軸在他冰冷的眸光下,提前進入冷宮感受淒涼的氣氛。

他的臣子們平時在朝堂上,哪個不戰戰兢兢的面對他,可一提到後宮之事,一個個馬上變成了長舌婦,苦口婆心的勸諫新皇納妃,對後宮之事大放闕詞,唯恐東方一族的龍脈斷在他的身上。

哼!他東方一族又不是單脈相傳,沒看到那些年輕的王爺們,個個身強力壯又無隱疾嗎?

所以,斷子絕孫的事可輪不到東方氏!

這些臣子,真的太盡心太大膽太……有趣了!

東方臨遠微微勾起嘴角,眼中滿是嘲諷之意,不好好「享受」臣子的「忠心」似乎有點不盡人情。

而他的兄弟們雖在皇位之爭中失利,但大部份的權力並未削弱,每個人都虎視眈眈的看著他的表現和反應,隨時都可能把他從皇位上拉下來。

新皇初立,諸王難馴。

也許,他可以趁機來測測諸王的忠心程度。

「慶王、維王、莫王、明王,都尚未立妃吧?」東方臨遠瞄了太監手中的畫軸一眼,聲音有點低沉,眼中滿是計量之色。

「是的,皇上。」小太監不明所以地點頭。

那些王爺不僅年齡和皇上相仿,也和皇上一樣奇怪,都不願意娶妻似的。

「很好。」東方臨遠冷笑,隨手從小太監手中抽了四卷畫軸,然後攤開,朱砂筆飛舞,在各個畫軸的美人邊寫下王爺們的大名。

那麼,他就賜給他們王妃。

翌日,在滿朝文武和諸王驚愕的表情下,四道賜婚聖旨頒布。

抗旨者,斬無赦。

從那天開始,無人敢再獻上美人畫軸。

第1章(1)

煙火三百里,灶煎滿天星,辰海綿延曲折的海岸線,散落著零零碎碎的煮鹽戶。

海空之間,煙霧彌漫,水氣薰人,灶丁人日夜在鹽灶邊燒火,向鍋鼎內澆鹵水、刮鹽、挑鹽……風吹日曬,煙薰火燎。

這就是風起雲來到辰海邊的鹽村,所看到的一副熱火朝天的制鹽場面。

風氏鹽行的煮鹽戶主要分布在辰海邊的幾個鹽村中,身為風氏鹽行的二當家,風起雲定期會來視察鹽村海鹽的生產情況,監督風氏鹽行出品的私鹽質量。

燎跡大陸五國之中,朝遠國以海產品聞名于世,是個商業貿易發達的國家。

在最重要的海產品──鹽的交易上,朝廷的官鹽壟斷了百分之八十的鹽市,剩余的百分之二十開放為私鹽市場,各鹽行競爭十分激烈。

風氏鹽行在近五年異軍突起,大當家風起行成為朝遠國新銳的大鹽商。

因此,在風起雲的心中,沒有什麼比她和哥哥一手創立的鹽行重要。今年芳齡十九的她,毫不在意如花年齡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中消耗,異常熱衷于風氏鹽行的鹽市開發。

風起雲懶洋洋地躺在海邊的大岩石上,迎著咸濕海風,思考這兩日探訪煮鹽戶後發現的問題,腦袋瓜又開始不安分地轉起來。

新皇登基之後,維持太上皇時期的鹽市政策,這代表著,只要在朝廷允許的範圍內,各鹽行的制鹽和販鹽仍然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和控制權。

在愈演愈烈的私鹽競爭中,風氏鹽行在國內的發展已經到達了極限,她和哥哥考慮開發國外的鹽市,將朝遠國精粹的海鹽販賣到其他四國,以獲取包高的利潤。

如果可以將散落的煮鹽戶集中起來,變成統一管理的鹽場,這樣就能有效利用人工和資源,生產出更高品質的海鹽,提高競爭力。

不過,朝廷為了控制私鹽的規模,對私人鹽場有著嚴格的管制,鹽務司是不會輕易讓民間成立鹽場的,這讓風氏兄妹傷透腦筋……

噠!噠!噠!

突然,響亮的馬蹄聲打斷了風起雲的思緒。

風起雲透過大岩石斜面一角,循聲望去,漸漸地眯起了眼楮,一黑一棕的駿馬在海邊奔騰,隨著馬匹的逐漸靠近,駿馬上華衣錦服男子的面容越來越清晰。

風起雲的嘴角不由地勾起一道興味弧線。

真意外,在這種窮鄉僻壤,竟然出現了皇城中呼風喚雨之人──慶王東方臨遇和維王東方臨逐。

拜哥哥活絡的人際關系所賜,風起雲對朝廷內的各股勢力頗有耳聞。慶王與維王原本是最受矚目的皇位繼承熱門人選,豈料,二皇子東方臨遠以狠絕凌厲的強硬手段登上皇位,就連太上皇都只能退位以求自保。

「噦!」慶王和維王在大岩石附近收韁停馬,風起雲不動聲色地起身退到大岩石後面。

「大皇兄,你難道就要這樣放棄嗎?」維王跳下馬,年輕俊俏的面容滿是血氣方剛的味道,仰望著黑馬之上的慶王,「我還是認為大皇兄是最理想的皇帝人選。」

當慶王仍是太子時,四皇子東方臨逐就相當維護他,希望他能登上龍位。

只是,萬萬想不到,向來溫和謙遜的二皇子在母親柔妃遇害後性情大變,陰郁、殘忍、冷酷、無情……他的勢力以烽火燎原之勢壯大,對陷害柔妃的太子生母皇後以及相關人士大肆報復,皇上被逼廢皇後,並賜死皇後,也連累了當時在軍中的太子遭罷黜,諸皇子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皇子被立為太子儲君,其他四位皇子全部冊封為親王,只在六部任閑職,勢力大減,失去了與新太子爭權的資格。

然而,維王一直不願意承認這樣的結果,慶王當太子十二年,英明賢德,寬厚仁慈,未曾犯錯,只因皇後後宮爭寵之過,原本屬于他的一切全被剝奪了。

以二皇子現在陰鷙如鷹的個性,東方臨逐並不相信他能夠成為一個好皇帝。

「臨逐,事已至此,你無須再糾結。」慶王也從馬上下來,望著波瀾起伏的辰海,硬朗豪邁的臉龐,有著一絲無奈之色,「我不想再添加無謂的犧牲了。」

母後驚恐柔妃受寵得勢,不但會危及她後宮之主的地位,也擔心父皇對二皇子的偏愛影響到太子的未來。于是,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聯合樂妃等人算計柔妃,致使柔妃暴斃于東方臨遠面前。東方臨遠會變成今天這樣偏激的性格,慶王自覺有責任。

「大皇兄,你不能這樣示弱。」維王對毫無斗志的慶王跳腳不已。

自從皇後亡故,慶王就無意再鞏固自己的勢力,才會在二皇子的攻擊下潰不成軍,輸得一塌糊涂。然而,其他人可不像慶王這般無謂,「原本太子府的幕僚們仍心系于你,只要你一聲令下,他們都會赴湯蹈火跟隨你的……」

「誰?」慶王倏地凝眉,打斷了維王的豪言壯語,銳利的目光掃向在海浪聲中依然有窸窣聲響傳出的大岩石,神情戒備起來,沉聲道︰「出來!」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