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挾持小公主 第2頁

作者︰夏夜

因為性情不同,永樂公主和永寧公主這對親姐妹雖然生活在一起,感情卻不見得多好;反而是同父異母的宣宜公主對永寧關懷備至。

宣宜公主的年齡大永寧不多,但生性穩重平和,永寧公主自小就很喜歡和她親近。

前些日子宣宜公主大婚,永寧听父皇說她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歸宿,所以也很為宣宜姐姐高興;但如此一來,她也不免要感到寂寞,因為一向疼她的宣宜姐姐就此遷居到洛陽的駙馬府,要見面就不像從前那樣容易了。

為此,永寧公主回到長安城之後,還著實落寞了一陣子。所幸她听說過幾天宣宜公主將會偕同駙馬進宮向父皇母後請安,所以一直期待著那天的到來。

###

「玄真,我听說近日皇後劉氏動作頻頻,積極拉攏朝中那些有權勢的大臣,你說,該怎麼辦才好?」

下朝之後,宮中一批年輕有為、同為進士及第的少年官員,一如往常聚集在官拜尚書左僕射的裴玄真府中。

他們坐在隱蔽的小書室里,討論的議題仍和當今皇後劉氏侵權的現象有關。

劉氏是當今皇上仍是太子的時候,便由當時的皇帝主婚,成為東宮太子妃。

先皇駕崩,東宮即位之後,她理所當然獲得母儀天下、掌管三宮六院的皇後寶座。

皇後的父親是身為顧命大臣、兩朝宰輔的重臣劉頏。劉頏雖然橫口向勢大,但命中注定無子,因此自幼將劉氏當成男子般教養培育,使之嫻熟四書五經、駕御騎射。

劉氏個性果敢英決,有異于一般閨閣女子,入宮之後,深得寵信,而聖上遇事每每都要垂問她的意見。

或許是因為出身不凡,手中又握有非比尋常的權力,劉氏近年來漸漸有一些令人起疑的動作出現。

例如她常背著聖上,以個人的私欲利害來裁決事情,自是自為,態度跋扈至極;又頻頻以個人名義向朝中握有實權的文官武將示好,意圖暖昧不明。

當今聖上因為寵愛她,所以不曾發覺事情有什麼不對,但皇後這些行為看在裴玄真等忠君愛國的臣子眼中,卻憂心忡忡。

朝中目前有親附于劉氏的一黨,也有暗中提防劉氏的一黨。反對劉氏的以官拜左僕射的裴玄真為首,底下還有約莫十來位的青年朝臣。

他們拒絕來自劉氏的賄賂利誘,時時伺機向皇上進諫箴言,但皇上深感于皇後,使他們一直有志難伸,甚為苦惱。

因為皇上對皇後采取縱容的態度,因此皇後最近賄賂拉攏大臣的行動更是明目張膽、無所忌憚。

闢任禮部侍郎的楊瓊面對這種情景,不禁憂憤地向裴玄直征詢對策。

「怎麼辦才好?」裴玄真末及答言,東部即中李達就搶著嘆道︰「上一次我們借著宣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大婚的機會,背著劉氏,將她的所作所為詳詳細細地奏知聖上,奈何聖上不悟,你說我們還能怎麼辦?」

「皇上不是不悟,而是皇上信任我們的程度,遠遠不及對劉氏的信任呀!唉。」另一位朝臣也跟著嘆道。

「玄真,你有何對策?」他們轉而詢問一直不發一語的裴玄真。

裴玄真微微側首沉吟,繪著瀟湘雲水的折扇在楠木小桌上輕點著。

「皇上不信任我們,我們只好轉而請求皇上所信任的人援助。」他說。

「皇上信任的人?別開玩笑了,皇上信任的人不就是皇後、永樂公主那一黨,我想,那一黨人是沒有可能幫助我們的。」

永樂公主雖然沒有表現得和劉氏沆瀣一氣,但眾人心里都明白,其實永樂公主也不算什麼好東西。

眾人紛紛表示贊同——

「是呀,朝中受皇上信任的人,不都是阿附于劉氏黨?要他們倒戈幫助我們,難如登天啊!」

「我也覺得這不可能,永樂公主是目前除了皇後之外,最受聖上寵信的人,但她雖然還沒有很明顯表示偏向皇後,可是也不可能幫我們。」

「她是皇後劉氏的親生女,常言道,有其母必有其女,永樂公主是正是邪還很難說。」

「我們沒辦法期待永樂公主的援助,那朝中還有誰有力量足以動搖聖上的意見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表示意見,裴玄真輕輕舉起手中折帛,讓眾人安靜下來。

「皇室之中,受到聖上寵信的,也不是只有永樂公主一人。」他緩緩地說。

「玄真,你指的是?」

「前些日子出嫁的宣宜公主。」他說。

「宣宜公主?」

「宣宜公主不像永樂公主那樣積極于政務,所以一般人比較少注意到她的重要性。但我相信聖上對宣宜公主的恩寵,不亞于永樂公主。如果宣宜公主願意出面幫我們的話……」

「這話說的也是。但是宣宜公主一向很少和朝中大臣接觸來往,如今又出嫁了、我們想見到她,似乎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吧!」

「我已經打听過了,三月三日曲江水邊,宣宜公主受邀參加宗室公主們的游春宴,我將私下前往求見。」

眾人听見裴玄真心里早已打定主意,不禁大為佩服。

「到底是玄真兄,有計有謀!」

「果然和我們這批只會擔憂煩惱的莽夫不同啊!」

「快別這樣說。此去求見公主,是成是敗,還在未知之天。」裴玄真語意幽幽地說,望著窗外夜合花的眸光幽沉而縹緲,似乎想起了些什麼。

「不管是成是敗,此事都有勞玄真兄勉力為之。我等先行謝過了!」

「不需如此。大家都是為了社稷蒼生在努力啊。」裴玄真說道。「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劉氏重演則天皇後的故事。」

「正是這話。如果讓劉氏真的效法則天皇後篡位稱帝,那麼以劉氏的才德,只會使得生靈涂炭、天下大亂!」

「眾人都盡力吧。今日就到此為止了,辛苦各位。」裴玄真朝座中眾人拱拱手。

眾人也紛紛還禮,告辭離去。

隱蔽于花樹之間的小小書齋,只剩下裴玄真和另一位青年公子——他的堂兄裴德棻。

「你真的要去找宣宜公主嗎?」裴德棻望著他,突然問道。

裴玄真站起身來,伸手輕輕彈彈衣擺。

「莫非我剛才在說笑?」他似笑非笑地反問。

「如果你不是為了這樣的事去找她,宣宜公主該有多高興。」裴德棻似乎有些感觸。

裴玄真沉默了一下,轉身走出書齋。

「宣宜公主已經出嫁了,這些話……不該再提起。」

「如果她沒有出嫁,事實可會有所改變?」裴德棻望著他挺直頎長的背影,問道。

裴玄真沒有回答,靜靜離去。

一陣東風襲來,樹上開著的夜合花在他身後落了一地。

第二章

三月三日,春暖花開的時節,位于長安城郊的曲江邊聚集了一大堆游人,其中不乏王公大臣,宗室公主,繁華的衣著佩飾將曲江點綴得燦若朝霞、繁若錦幛。

曲江邊一角的一棵楊花樹下,以繡著五彩鸞鳳的屏幛圍起,里面笑語喧嘩,洋溢著繁弦急管,杯觥錯落之聲,遠望即知正展開的是達官貴人的盛宴。

曲江邊上游人仕女各自取樂,誰也沒有留意到東南邊上又有一位貴人悄悄來到。

這位貴人是當今皇上的血脈,她身形瘦小,臉上化著不起眼的淡妝,騎著一匹小驢子趕到曲江邊來湊熱鬧。

相對于其他達官貴人的侍從之盛,這位貴人身側只跟著兩個高頭大馬,宮裝打扮的侍女。

「公主,奴婢真是想不通。」其中一個宮女突然開聲道。

「什麼事啊?」永寧公主兩只跟楮只管盯著四周亮麗的春景,有些心不在焉地說。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