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大好河山 第3頁

作者︰藤萍

十一年前死去的皇子,謚號端慧的太子,如今,叫做君知的「女人」。

她其實並不是她,而是「他」。

斑宗端慧太子,如今,長衣長袖,絲發披肩的「女人」,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他的眼楮,灰沉如此,看不見任何璀亮的光?

他並沒有死,他活著,並且活得很好,可是,他卻不能以自己的名字而活,他只能作為「君知」而活。

他本叫做「永璉」,愛新覺羅•永璉,但如今,他叫做君知,外號「凌孤女」。

這樣的話,無論是什麼人,都是會悲哀的吧?

曾經死去的——端慧太子……

十一年前,當未死的他從棺材里被人救出的時候,那個後來成為他師父的人憐憫地望著他頭頂被人砍落的刀痕,說︰「永璉,你知你未來的命運嗎?」

九歲的孩子奄奄一息,頭頂心十字刀痕清晰可見,那是一個人,砍了一刀之後,再斬了第二刀,生怕他不死,而他,卻真的不死。

「我……」九歲的永璉永遠不會忘記蘇佳氏持刀向他砍下的樣子,她是三阿哥的娘親,為了三阿哥,她狠心持刀砍向自己這個二皇子……當時他年紀還小,不知道貴為皇貴妃的蘇佳氏,為什麼要動手殺人?很久很久以後,當他成為「君知」之後,才知道,那一天,皇貴妃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發現了皇上親手的詔書,傳位自己。

當他被活埋救起的時候,救他的人這樣問他︰「永璉,你知你未來的命運嗎?」

九歲的永璉只回答出一個字︰「我……」

三年之後,當十二歲的永璉再一次被師父問到相同的問題的時候,他回答︰「我知我今生不姓愛新覺羅。」

師父微笑了,輕輕地撫模著他長出長發的頭頂,那長發下覆蓋著驚人的傷,那個傷,是清宮翻天覆地的秘密,「永璉,你知道,在你死後,皇上封了你做太子嗎?」

「不知道。」十二歲的永璉回答得鎮定,不見一絲一毫的驚容。

「你想做皇帝嗎?」師父問,慈祥地微笑著。

「不想。」永璉抬起頭,柔軟的長發披向身後,他看起來有點小居士的氣質,「我知我今生不姓愛新覺羅,我知,不流血者,不能為帝。」十二歲的永璉望著師父,「我不願流血。」

師父有些驚異地望著這個小小的皇子,謚號端慧的太子,當今皇上,也許真的了解這個孩子的本性,賜了他這樣合適的名字。「那麼,你想復仇嗎?你恨蘇佳氏皇妃嗎?」

「我不恨。」永璉回答,「我知今生,手里不沾一滴血,我知流血的痛。」

師父嘆息,「永璉,你是人世的觀音,慈悲的心腸,卻不是為帝的天子。」他的手輕輕撫過永璉的頭頂,慈祥地說︰「當朝的男子,都要剃發,永璉,你若要入塵世,頭發,是不能留的。」

永璉不理解師父的意思,抬起頭看著他。

「剃了發,就顯了傷,你可知你當年被活埋入土,中間有多少人欺上瞞下,明知你未死,仍把你埋進了土里,這其中被瞞的也許只有一個人,就是你皇阿瑪。」師父慈祥的說,「讓人看見了這個傷,朝廷是要起變動的。」

「那永璉不剃發。」永璉睜著純淨的眼楮。

「傻孩子,你不可能不懂,除了女子,這世上的男子,都要剃發,這是你祖宗的規矩,你忘了嗎?」師父嘆息,「你不能一輩子待在九蓮山,這個地方,不是久居之所。」

「師父。」永璉望著師父,他听得出,師父有話要說。

「永璉——你是觀音寶相,菩薩心腸。觀世音菩薩男身化女相,普渡眾生,為世人垂淚,你可有毅力,做這人世里的觀音,化女相,看世情,用你的慈悲,化解世間的戾氣,而不姓愛新覺羅?」師父這一番話顯然已經想過許久,並非一時沖動,而在為這個死而復生的太子,設想一條和常人一起生活的道路。

「做女子?」永璉迷惘地看著師父。

「做女子,從今以後,你不是愛新覺羅•永璉,高宗三年十月,愛新覺羅•永璉已死。你不願為帝,不願復仇,若要逃離那些宮廷里的紛爭,就只能做與永璉完全不同的人。」師父慈祥的說,「你的墓穴里無尸,三年以來,殺害你的凶手們,早該已經發現了。」

「做女子,就一定可以不流血嗎?」永璉問。

「不一定,也許可以,也許不可以,一切,看你自己了。」師父微笑,「也許日後,你長大了,懂得什麼叫做皇帝,你的心也會熱,那時候,你就不再是這人世的觀音,而是人世的妖孽。」」師父,我做女子。永璉發誓,這一生一世,不讓任何人流血!」小小的永璉眼楮里充滿了堅定與信念。

「日後,你再也不是永璉,我給你起個名字。」師父再次輕輕地撫模著他的頭頂,「你知你今生不姓愛新覺羅,你化身女子,日後,就叫做君知如何?」

十二歲的永璉,眼眶突然涌出淚水,他未必明白這一刻的決定將決定他今生如何的命,但也知道,這一聲君知,這一生,就不可能再回頭了。

「孩子,你不願意嗎?」師父慈祥的聲音,「莫哭啊,不願意,師父不會勉強你。」

「我願意。」流淚的永璉對著師父磕了個頭,「從今以後,我是君知,不是永璉。」

師父看著流淚的孩子,帝家的孩子總是特別早熟,普通的孩子,十二歲的時候,何嘗懂得,什麼叫做悲哀。他也未曾想過,這是他第一次看見永璉流淚,也是最後一次。自此之後,無論經歷多少困難挫折,永璉也不曾流過淚,因為,他是這人世里的觀音,他的人生,早在九歲的那一年,就已經終結。

第二章品安坊

阿盼娥把爺爺扶進品安坊的柴房里,這里卻也窗

明幾淨,但真正的柴房還在臥室之後,爺爺暫且在那里休息。隨後阿盼娥自己去找那個叫做「廚房」的地方,品安坊書香清雅,到處都是書房,但就是條條彎彎全是小回廊,書房委實太多,繞得阿盼娥眼花,走來走去像走入了迷宮,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了。

人家說品安坊學問頂天,真是沒說錯,單是這些書,倒下來恐怕也壓死她了。阿盼娥羨慕地邊走邊看,有人能把這些書全部都看完嗎?真是了不起的英雄。她卻不知道她看來看去的都是品安坊的白本子,也就是說,這些本子都是空的,給人買回去寫字描字用的。

廚房廚房,到底在哪里呢?阿盼娥轉啊轉,終于在小回廊之間找到了一個出口,大喜之下沖了出去,「廚房……」她叫了兩個字就發現自己的聲音在這個地方特別響亮,不,她的聲音本來就響亮得有些過分,聲音在小回廊之間回蕩,讓她的聲音立刻小了起來,心虛地左邊看看,右邊看看,看究竟外邊是不是廚房?

「吳媽——」阿盼娥氣若游絲地呼喚著,小小聲地呼喚,生怕再大叫一聲,整個品安坊都要地震了。

沒有人。這個地方好像處在品安坊很偏僻的角落,回廊的盡頭是回廊,路到這里沒有了。

如果是有教養有品德的「良家少女」,看到路沒了,自然走回頭路。但是阿盼娥從來就不知道「教養」為何物,她的行動全憑「天性」,而不是「禮教」。路沒了,但是她看見回廊的對面明明還有一間房子,不知道為什麼回廊就是沒有通到那里去,而且她好像看見里面是有人的。必須找個人問一下廚房到底在哪里,她毫不猶豫地翻過回廊,跳了出去,落在外邊沒有路的花園里,繼續她尋找「廚房」的歷程。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