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入注冊
夜間

留住一季春 第1頁

作者︰紀真

序言

一場幽夢同誰近

胡延娣

——賀紀真的第一部小說

和紀真相識於十四歲稚齡。

而在與她熟稔之前,是先與她在校刊上的文字相遇。

這麼些年了,我所認識的紀真,一如當年她筆下所透露出的孤芳自賞、遺世獨立,但如今紀真的作品,更增添一份沉潛、內斂,也更加圓熟且揮灑自如了。

做為紀真十年的老友,彼此之間不僅無話不談,也是一同看戲聆樂的同好,更是「凡有奇文,皆共欣賞」的伴侶。我們同樣地迷戀著愁予的詩、亦舒的小說,並雙雙陷溺於曹寅的大觀園而不復得路。提筆為文著書立說,曾是我們自少年時代便共同懷有的夢想,然隨著年歲漸長,經歷十多年來的宦海沉浮、世事曲折,豪情與壯志均一寸寸湮滅。

紀真卻始終是一位繪夢的女子。

在現今這個金權主義掛帥、暴戾姑息之氣充斥的社會,仍有這樣一名女子,執意辛勤地耕耘著這畦屬於藝文的園地,為此,我亦深自感到欣慰、可喜,並感動莫名!

曾經,因紀真年少時的深情易感、喜傷春悲秋的性格,一度令我十分擔憂,深怕她將無法應對現實的冷酷虛假、世態炎涼。幸而,紀真能籍由創作,找到心靈上的寄托,尋得另一片私屬的桃花源,便不再在意那衷心想望的破滅,面對不乎的對待卻不得不妥協的無奈,以及鍾意執著的情感卻不能幸免地遭受挫折時的失意了。憑著一枝筆,任思緒天馬行空、思維恣意馳騁,訴諸文字後,人立刻變得精神煥發、神采飛揚,但放下筆後,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另一個自己了。

寫作——有一股永恆的魅力,我想是的。

讀紀真的小說,沒有驚濤駭浪的情節,沒有纏綿俳惻的敘述,更沒有華麗的辭藻、刻意的雕飾。而值得稱道的,正是她那流暢的文筆、簡潔的敘事、俐落的對白,令人讀來鏗鏘有力,瑯瑯有聲。她所描述的,只是日常兒女情事,或許甜美真摯的薛穎令你感到熟悉,或者長袖善舞的方怡如就在你我的身邊。紀真用質樸的筆,最自然的墨來鋪敘、勾畫,看來似乎不著意什麼,而其深厚動人之處就在於此!正所謂「繁華落盡見真淳」。

「一場幽夢同誰近,千古情人獨我痴。」在我們為傅維恆的深情而動容、為薛穎的執著而惻然、為造化弄人的際遇而喟嘆之時,更別忘了那位將人物刻劃得鮮明動人,而令讀者一掬同情之淚的作者。看到紀真寫作時的勤勉,字字斟酌、推敲的饉嚴認真,她的努力和用功應得到同等的回報與肯定!我知道,她是值得的。就如同那年在學校,看著她過關斬將,領回大大小小的演講及獨唱獎座時,我們坐在台下,歡欣雀躍地為她擊掌、喝采。我亦非常感謝紀真,始終讓我分享屬於她的榮耀與驕傲。

而身為紀真多年的好友,若說對她有著什麼樣的期許?我想,是希望她的閱景經歷能更豐富、人生體驗更為深刻,那麼題材的選取就不致囿於某一範圍而顯得單薄,取材便更加廣博,內容也將更為充實。環境和歲月的歷鏈,對於寫作而言是極其重要及必要的。此外,我期望紀真能有充足的持續力及旺盛的企圖心,可推動自己不斷地寫下去,在文學的園地里固守著,成為一名永久的作家。

此刻,我的開場白已道完,而舞台上的燈已亮、布幕也已開啟,就讓我們一齊飛進紀真所勾繪的那場幽夢,一會那痴心的戀人罷!

甲戌年仲夏于新店碧瑤山莊

第一章

升專四的那年暑假,薛穎找到了一份自認是「近乎完美」的Parttime——假日總機——亦即在一般人休息的周末與假日,擔任總機兼詢問櫃抬的工作。

堡作輕松,毫無壓力,可以腦袋空空地去,空空地回,完全沒有任何負擔,而且,又可以藉此打發周末假日的無聊。

薛穎念的是五專,功課上的壓力小,本應可以大肆享受青春的,無奈她卻不懂玩樂。這是她目前所遭遇到最大的悲哀與困擾,常為此自憐不已。「連玩也不會……」

真是不明白身邊同學們的生活何以如此豐富刺激、多彩多姿?每次放假過後,回到學校,總會有同學談起假期到哪兒去玩,怎麼好玩等等。

薛穎光是听听都覺得羨慕,不禁又開始後悔自己浪擲光陰,沒事就只會窩在家里。

其實說穿了也不過是懶罷了。如今有了這份工作,倒是替她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也順便省下了老是為此後悔及反省的時間。

「薛穎,下午要不要一塊去看電影?」同學邀她。

「不行耶!我要去打工。」

她覺得這樣的改變,比較具有建設性。

罷開始坐櫃抬時,電話鈴聲響個不停,著實令她緊張,當然還有無法避免的手忙腳亂。所以,前一、兩周常將電話轉錯部門。

薛穎見情況大出意料之外,忍不住拉了一個同事問道︰「怎麼回事?為什麼假日還有那麼多的電話進來?」

「旺季就是這樣的,你沒看見公司里有那麼多人來加班?現在你知道自己的重要性了吧!」

薛穎不敢說,當初接這個工作純粹是抱著來這里喝茶、看報的心態。她以為只有7—eleven才是全年無休的。

那人又說︰「附帶提醒你一句,本公司除了農歷年及耶誕節之外,全年都算旺季。沒辦法,老板生意做得大嘛!」

她覺悟了,因為開始接到一些「國際電話」,有說英文的、日文的,還有廣東國語的。

英、粵語還好,日語就完了。薛穎總共也只會說︰「阿里阿豆」及「莎喲哪啦」兩句沒多大用處的話,其他的要猜也無從猜起。只好依據現實狀況再配上合理的推測,認定凡是講日語的,都是找國外部日本組的。

她理所當然地將所有的日本電話,通通轉進日本組。

一天,有個日本組的同事跑出來問她︰「為什麼你老把董事長的電話轉到我們組來?」

薛穎聳聳肩。「因為我根本听不懂日文。」

那人想想,要求一個這樣的「小妹妹」同時要會英、日文,實在也不太可能,十分無奈,只得說︰「這樣好了,如果你以後接到日文電話,只要是有提到『傅桑』的,那多半是找董事長的,就先轉給他的秘書,其他的你再接進來好了。」

「喔!好,謝謝,不過『傅桑』是什麼意思?」

那人一听,差點暈倒。「『傅桑』是指傅先生,就是你的老板。」他用盡了最後一點的耐心,然後搖搖頭走開,不相信有人連這點「常識」也不懂。

薛穎覺得好笑。「奇怪?他的表情就好像是全世界的人都懂日語,而只有我一個人不會似的。日文又不必修課!」

一直沒有機會見到「傅桑」,不過倒是跟他的秘書——方怡如混得很熟。

薛穎認為方怡如是那種天生就具有完美秘書條件的人。長得端莊秀麗,處事明快干練,而且難得的是她待人客氣隨和,並不恃寵而驕。

可能是基於一種互補的心理,使薛穎為她著迷不已,拿她當偶像。每回只要一見她來加班,便馬上捧著自己心愛的寶貝,什麼蜜餞啦、豆干啦,前去與她分享,忠心得不得了。

這樣大的公司,自然是少不了會有一些「傳說」,薛穎就曾略有耳聞。有許多人說方怡如是「傅桑」的女朋友,也是公司的二當家。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單擊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加入書簽|返回書頁|返回首頁